堅持自主創新 助推中國鞋企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低價竟爭已導致眾多鞋企失去了利潤空間,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使不少鞋企出現了虧損,這其中還包括不少中國著名的鞋企。

低價低質,只能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局
在當前被互聯網、網紅等銷售平臺掌控的低價跑量的銷售形勢下,鞋企要靠單純低價跑量提升銷售額,獲得應有的利潤,已經非常困難,這導致中國眾多鞋企陷入生存困境。尤其是地處制鞋產業基地的很多鞋企,還在依靠低價跑量求生存,結果是產品銷售價格越來越低,而企業利潤也越來越薄。
怎樣破解當前生存困局,是中國鞋業同仁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再不收縮生產規模,控制產能過剩,豐富產品款式,提升產品品質,拋棄模仿抄襲,擺脫低端制造,放棄單純依靠低價跑量的銷售模式,中國鞋業就無法擺脫當前困局,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創新驅動,助推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國際品牌“愛步”始終高度重視技術保持領先一步,重視產品的創新設計,其產品銷售價格一直保持穩定。當國內一些品牌選擇低價競爭時,“愛步”品牌始終保持著自己品牌產品價格的定位,堅持不做低端產品,不搞降價促銷,產品銷售價格一直保持良好的穩定性,把精力放在新產品開發、產品品質的提升上,致力于維持品牌的良好形象和企業的健康發展。
從優質鞋材選擇,到高品質產品生產
鞋楦作為重要的制鞋母樣,是設計制鞋的成型模具,不僅決定鞋的造型美觀和款式的外觀形象,更決定鞋子能否合腳舒適,并起到保護腳的作用。而那些靠低價跑量的鞋企,在采購鞋楦時,首先不是看生產企業的設計制造技術和鞋楦的質量和品質,而是先和生產企業談價格,如果生產企業要做他們的訂單,就要接受他們提出的低價要求,這種低層次的合作會造成鞋楦生產企業雖然有訂單做,但沒有利潤空間,雖然有業務做,但卻會虧損,而且還會造成鞋楦生產企業應收賬款有增無減。在歐洲的制鞋行業中,視鞋楦設計制造技術為核心技術,企業絕不會選擇低品質、低價的鞋楦來設計制造鞋子。
作為專業鞋楦設計生產企業,國學鞋楦在國內鞋楦行業低價競爭的形勢下,寧可少做一點業務,也要堅持與追求產品高質量的鞋企建立穩固的業務關系,例如企業和國際品牌 “喜瑪諾”保持了23年的業務關系,和“亞瑟士”也有近20年的業務往來,和李寧、多威、天創、海迪、賽納等公司均建立了密切的業務關系。企業認為只有與重視產品質量的鞋企合作,才是最佳選擇。

當前國內能夠設計生產高質量產品的鞋企業雖然較少,但要知道鞋楦是決定鞋價值的關鍵,是制鞋的母樣。
制鞋名企在經營中最重視的工作是建立優質的供應鏈,第一選擇優秀的鞋楦企業,從而確保企業的設計制造獲得領先于同行的質量保障。
一雙優質的鞋楦可以反復使用,其成本在一雙鞋子的制造成本中占比不大,但它是設計制造好鞋的關鍵。全球名牌鞋企沒有一家會選擇低質量鞋楦,他們把鞋楦設計視為制鞋的“靈魂”,是制鞋的核心技術。

制鞋企業只有和優秀的鞋楦企業合作才能保證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鞋產品,才有發展和希望,才能真正做優企業。在當前經濟形勢困難時期,只有堅持創新,不斷追求技術進步,才是企業的經營之道,也是每一家優秀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最佳選擇。
低價惡性競爭的結果是沒有贏家。沒有合理利潤空間的企業,連生存都成問題,更談不上為消費者提供可以滿足其更高需求的優質產品。只有堅持自主創新,質量至上,中國鞋企才能做優做強,才能實現高質量、可持續、跨越式的發展。